摘要:只有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協調同步發展,才能更好地解決用戶購車之后充電難的問題,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前,加快汽車強國建設。
217年9月16日,第四屆中國智能汽車國際論壇在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舉行,工信部、國家標準委、四川省政府等政府部門,以及來自中國、美國、德國等21個國家的60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深入探討了智能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和市場趨勢。
其中,工業信息化部副司長關勝武在發表講話中提到,全球新工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而新能源、新技術、新架構、新生態將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機會。對此,中國自主品牌應該集中全力打好基礎,做好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發展。
而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等多位專家在發表演講中表示,智能汽車走向現實,必須要做到“多網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車、樁、網”的協同發展。
只有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協調同步發展,才能更好地解決用戶購車之后充電難的問題,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前,加快汽車強國建設。
那么,當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應該如何做好車、樁、網的協同發展呢?
在16日下午的《首屆中國智慧停車場、充換電開發運營高峰論壇》中,來自車聯智慧停車及充換電分聯盟理事長張杰、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冰、深圳市安和威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楚安等諸多業內專家發表了重要看法。
左一為張杰、左三為葉楚安、左四為江冰
其中,江冰表示,如何為越來越多的光伏、儲能、充電設施運營商及電動汽車用戶提供有效的能源服務與管理,已成為十分迫切的課題。他介紹稱,“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以充電設施為能源入口,以車聯網為基礎服務平臺,構建包括樁、車、光、儲在內的能源生態體系,通過與智能電網的友好互動,推動能源互聯網的落地!
而在眾專家參與的對話環節,葉楚安表示,一直以來,安和威始終堅持在新能源汽車“車樁網聯動”、電力能源領域發展的戰略,堅持充電設施作為電力能源產品,秉承“安全、可靠、美觀、經濟”的產品設計理念,在電力建設、充/換電設施等領域取得了不錯成績?偟膩碚f,業內人士認為,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立體停車庫、充電網絡、車聯網、停車位等聯合起來,有效做到協同發展,才能更好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大功率快充成重要關鍵點
現階段,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我國充電樁的利用率普遍低于5%。為此,盈利難、建設投入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等依舊是充電設施建設與運營的重要難題。
江冰表示,盡管近幾年我國不斷加速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但是電動汽車依舊難以達到燃油車的使用便利性。對此,他認為,隨著電池技術的大幅提升,大功率快速充電技術將是未來趨勢,運用大功率快充技術,電動汽車在10分鐘以內即可完成充電。屆時,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和燃油車的加油時間將沒有明顯差異。
而葉楚安更是直言,盈利難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用戶體驗差導致充電樁利用率低下,投資回報周期長。為此,葉楚安認為,減少充電時間、提高出行效率是當下解決充電樁運營和建設難題最直接的解決方式。
與此同時,基于減少充電時間、提高出行效率、降低建設成本等因素考慮,安和威潛心研發了IGBT式匯流式自適應充電集,可實現單體大功率512KW輸出,整體效率高達96%以上,尤其適應于快充。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會上,安和威還與“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智慧停車及充換電分聯盟”、中國投資協會能源發展研究中心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未來雙方將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在車聯網、共享停車、共享充電、共享換電及共享汽車的電動化改造、碳排放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戰略合作。